learning hub

親子教養專欄

與您分享以恩典為基礎,以科研為憑證,並以創傷為依據的專業和個人經驗。

Never Miss a Blog Post
tired mom say yes

疲惫妈妈的秘诀:为孩子的要求选择“是”的原因

身为父母,你想必对孩子无休止的要求有所了解。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要求往往特别针对妈妈。当你绕过一群女人,你很可能会在这群人中找到至少一位精疲力竭的妈妈。孩子每天的问题、需求和请求数量之多,可能会让父母变得完全不知所措。 而且,作為精疲力竭的媽媽,我們對孩子說了很多次“不”。 妈妈,你能和我一起玩吗,求求你? – 对不起,我需要做晚饭了。 妈妈,你能开车送我去上学吗? – 对不起,我今天真的很忙。 妈妈,你能帮我拿剪刀吗? –为什么你自己不能拿?你知道放在哪里的。 妈妈,你能帮我打扫房间吗? – 你知道这是你的责任。我知道你做得到。 妈妈,你能陪我躺在床上直到我睡着吗? – 哦,宝贝,我很乐意,但是我真的需要去打扫厨房。 作为一个精疲力竭的妈妈,你可能连每天对孩子含蓄地或明确地说“不”的次数都数不清。 说“好”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2015 年秋天,我参加了由“赋能联结”机构 (Empowered to Connect) 的优秀人员为领养或寄养儿童的父母举办的会议。当我听到「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他们会听到“好”十万次」的这个事实时,我深感亏欠。 “好,我会喂你。”“好,我会抱着你。”“好,我会给你换尿布。”“好,我会照顾你。” 当他们哭泣时,父母或照顾者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来回应。好,好,好。 一个温暖、呵护孩子的成年人的这种回应,让孩子知道他们被听到、被看到、被重视、被爱。而且,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他们有发言权,他们可以影响自己的处境。这种认为我们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或达到目标的信念,在心理学中称为自我效能,这对孩子的发展不可或缺。 那次会议改变了我的一切 我参加了这次会议,是因为我的家庭是透过从衣索比亚领养孩子的方式组成的。我现年十五岁和十六岁的孩子在婴儿时期,并没有得到我不断地、令他们放心地说“好”。尽管我知道学术上所谓的疗愈性教养,但是这却与我的现实生活大相迳庭。我发现自己说“不”的次数远远多过我寻求说“好” 的次数。 我们很容易不加思索地直接回答孩子“不”,尤其是当母亲疲惫不堪时。 正是在那次会议上,我承诺要尽可能寻求说“好”,特别是当我了解到对孩子说“好”可以培养亲子间的联结。 孩子的要求是否会培养联结?然后试着说“好!” 这个观念显然适用于领养和寄养家庭,但它也很容易转移到所有家庭。 在这个匆忙而疯狂的世界里,我们很容易自动地对孩子的要求说 “不”。取而代之的是,要更加努力地多说“好”,并且当你这样做的时候,要让亲子间的联结极大化! 例如,当我现年十五岁的女儿还小的时候,她喜欢我给她涂指甲油。然而,我不喜欢涂我的指甲,也不喜欢涂她的指甲。当她要求时,我立刻觉得自己不喜欢这个任务,我会说,“嗯,你知道我需要先叠好这篮衣服,之后如果我们有时间的话,我会给你涂指甲油。” 我真希望她会忘了这件事或者继续做其他事。 相反地,如果我把与她联结的潜力极大化呢? 如果我当时热切地说:“好!…

Read More疲惫妈妈的秘诀:为孩子的要求选择“是”的原因
SM Ep 154

Stories of Transformation…One Mom’s Journey | Ep. 154

Listen as we chat with Anna Braasch about finding hope through the Connected Families Framework. Do you remember when a friend introduced you to Connected Families? Or, maybe you are brand new to Connected Families’ resources–we’re so glad you found…

Read MoreStories of Transformation…One Mom’s Journey | Ep. 154
Biblical discipline

效法耶穌:學習祂超越傳統視角的管教之道

管教孩子往往是教養兒女中最令人沮喪和困惑的部分。它的意義重大,因為孩子在被管教時所學到的將持續一生之久。在與父母的合作中,我們看到當父母努力弄清楚:“什麼是‘符合聖經的管教’,以及我該怎麼做?”時,他們用心良苦的努力往往忽視了孩子的內心。 我們發現當父母在克服這個問題時,最有價值的是將注意力從一些行之有效的文章轉移考慮對這個問題有更廣泛教導的聖經觀點。我們發現尤其是這兩個問題會有幫助: 父神是如何管教那些舊約中顯然與他有“父子”關係的主要聖徒? 我們從耶穌對掙扎的罪人的反應學到了什麼? 天父的管教 上帝對罪的反應通常分為三類:自然後果(不經干預而產生的後果)、喪失特權(扣留想要得到的)和和解(使冒犯者和被冒犯者之間的關係回歸正軌)。 自然後果。上帝已經設立好 “種瓜得瓜”的後果來建立人的智慧。以掃魯莽地用他長子的名分換取紅豆湯,並經歷了自然的影響:他得到了紅豆湯而失去了長子的名分。而雅各了解到詐騙會使你為此逃命。這些人並不需要額外的懲罰,他們所付出的高昂代價使他們變得更成熟、更明智,並最終準備好和解。同樣地,明智的教養方式認識到上帝預先設定的自然影響,並幫助孩子重視它們。這些簡單的問題可以加速孩子的學習: “發生了什麼事?這對大家有什麼影響?你想要怎麼做?” 喪失特權。聖經中的第一個管教行動就是一個喪失特權的後果。亞當和夏娃違抗了上帝關於祂那繁茂的花園的命令,因而失去了住在那裡的特權。摩西違抗了上帝的命令而憤怒地敲打磐石,因而失去了帶領上帝的子民進入應許之地的特權。在聖經中許多處,責任和特權是相輔相成的,父母可以遵循這種模式對孩子說:“我們齊心協力使家庭得以平穩運行,而那些不參與的人會失去某些團隊合作帶來的好處。” 和解。悔改與和解是上帝對罪的反應的核心。為了回應約瑟的兄弟們的詭計和謊言,上帝耐心地策劃了約瑟和他們的生命,以便實現奇蹟般的悔改與和解。馬太福音五章二十三及二十四節和馬太福音十八章十五節說得很清楚: 無論是你得罪了某人,還是他得罪了你,都要去尋求和解。 不幸的是,作為父母,我們對衝突或不尊重的反應往往是僅僅懲罰被認為最過分的一方。這無視上帝的命令,也無助於培養我們孩子的智慧和技能,好使他們為生活做好準備。而缺乏裝備的孩子將成為缺乏裝備的成年人。 耶穌對罪人的回應 耶穌對罪人的回應遵循了天父對他兒女的管教,這並不令人驚訝。 耶穌的“管教”是多樣性的、有創意的,著重內心的,並朝向和解的。 他的目標始終是改變人心。 耶穌以洞察力、創造力和同情心對三個不同的淫婦做出了獨特的回應。 耶穌沒有對彼得直言不諱地說出關於他毀滅性的“三重罪”,而是提供了一個挽回他的“三重機會”。 耶穌對騙子的反應的對比,令人吃驚。 對於鐵石心腸的貨幣兌換商,耶穌充滿義怒地大喊:“從我父的家裡滾出去!” 然而,對於靠詐騙致富的稅吏撒該,耶穌卻仁慈地說:“我會到你家去!” 悔意立即充斥著撒該敞開的心。 耶穌對天父的依賴引導他作出這些回應。“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子憑著自己不能做什麼,惟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約翰福音五章十九節)。 同樣地,保羅勸勉說:“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加拉太書六章一節)。 溫和的、由聖靈引導的挽回是否只適用成年人呢? 我們的孩子應得的比這少嗎? 如果這是我們主的榜樣和聖經的命令,為什麼我們這麼多基督徒父母會陷入對孩子自動的、公式化的懲罰呢? 當我們在孩子行為偏差時要放下預先設定的“由我掌控”公式時,我們會感到脆弱和不確定。無論我們使用暫停、打屁股、禁足、剝奪屏幕時間、或任何其他機械式的懲罰,會不會是對輕鬆和控制的渴望導致我們忽視上帝獨特的、有創意的、注重挽回的後果模式? 引導孩子走向上帝的旨意 一位媽媽聽到這個信息,沉思道:“哇,倚靠聖靈來引導我們的管教是多麼新穎的理念!” 是的,這是真的,這種思想上的根本改變可以將上帝的恩典帶入我們最糟糕的時刻,並且以與我們孩子的豐富、發自內心的聯結來代替惱怒。 在我們家裡,脾氣暴躁的孩子經常發生衝突,而且非常容易分心。 我們刻板的、懲罰性的管教很快就偏離了軌道。我們的老大經常在事後瞪著我們,他的怨恨正在不斷加深。 我們越來越渴望讓上帝的恩典來引導我們教養孩子。 我們開始從事很多重做,並教導孩子技能和聖經的價值觀,以引導他們遠離偏差的行為。 一旦我們的孩子能說出完整的句子時,我們就幫助他們學習如何和解衝突。 他們在彼此傷害之後,想出有創意的方法來彌補。 結果,他們學會喜樂地集中精力在上帝的旨意上,在生活中發展美好的人際關係,並在緊張的情況下扮演和平的使者。 如果這引起你的共鳴,以下是一些孩子行為偏差時要考慮的問題:…

Read More效法耶穌:學習祂超越傳統視角的管教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