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專欄

與您分享以恩典為基礎,以科研為憑證,並以創傷為依據的專業和個人經驗。

Never Miss a Blog Post
Biblical discipline

效法耶穌:學習祂超越傳統視角的管教之道

管教孩子往往是教養兒女中最令人沮喪和困惑的部分。它的意義重大,因為孩子在被管教時所學到的將持續一生之久。在與父母的合作中,我們看到當父母努力弄清楚:“什麼是‘符合聖經的管教’,以及我該怎麼做?”時,他們用心良苦的努力往往忽視了孩子的內心。 我們發現當父母在克服這個問題時,最有價值的是將注意力從一些行之有效的文章轉移考慮對這個問題有更廣泛教導的聖經觀點。我們發現尤其是這兩個問題會有幫助: 父神是如何管教那些舊約中顯然與他有“父子”關係的主要聖徒? 我們從耶穌對掙扎的罪人的反應學到了什麼? 天父的管教 上帝對罪的反應通常分為三類:自然後果(不經干預而產生的後果)、喪失特權(扣留想要得到的)和和解(使冒犯者和被冒犯者之間的關係回歸正軌)。 自然後果。上帝已經設立好 “種瓜得瓜”的後果來建立人的智慧。以掃魯莽地用他長子的名分換取紅豆湯,並經歷了自然的影響:他得到了紅豆湯而失去了長子的名分。而雅各了解到詐騙會使你為此逃命。這些人並不需要額外的懲罰,他們所付出的高昂代價使他們變得更成熟、更明智,並最終準備好和解。同樣地,明智的教養方式認識到上帝預先設定的自然影響,並幫助孩子重視它們。這些簡單的問題可以加速孩子的學習: “發生了什麼事?這對大家有什麼影響?你想要怎麼做?”喪失特權。聖經中的第一個管教行動就是一個喪失特權的後果。亞當和夏娃違抗了上帝關於祂那繁茂的花園的命令,因而失去了住在那裡的特權。摩西違抗了上帝的命令而憤怒地敲打磐石,因而失去了帶領上帝的子民進入應許之地的特權。在聖經中許多處,責任和特權是相輔相成的,父母可以遵循這種模式對孩子說:“我們齊心協力使家庭得以平穩運行,而那些不參與的人會失去某些團隊合作帶來的好處。”和解。悔改與和解是上帝對罪的反應的核心。為了回應約瑟的兄弟們的詭計和謊言,上帝耐心地策劃了約瑟和他們的生命,以便實現奇蹟般的悔改與和解。馬太福音五章二十三及二十四節和馬太福音十八章十五節說得很清楚: 無論是你得罪了某人,還是他得罪了你,都要去尋求和解。 不幸的是,作為父母,我們對衝突或不尊重的反應往往是僅僅懲罰被認為最過分的一方。這無視上帝的命令,也無助於培養我們孩子的智慧和技能,好使他們為生活做好準備。而缺乏裝備的孩子將成為缺乏裝備的成年人。 耶穌對罪人的回應 耶穌對罪人的回應遵循了天父對他兒女的管教,這並不令人驚訝。 耶穌的“管教”是多樣性的、有創意的,著重內心的,並朝向和解的。 他的目標始終是改變人心。 耶穌以洞察力、創造力和同情心對三個不同的淫婦做出了獨特的回應。 耶穌沒有對彼得直言不諱地說出關於他毀滅性的“三重罪”,而是提供了一個挽回他的“三重機會”。 耶穌對騙子的反應的對比,令人吃驚。 對於鐵石心腸的貨幣兌換商,耶穌充滿義怒地大喊:“從我父的家裡滾出去!” 然而,對於靠詐騙致富的稅吏撒該,耶穌卻仁慈地說:“我會到你家去!” 悔意立即充斥著撒該敞開的心。 耶穌對天父的依賴引導他作出這些回應。“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子憑著自己不能做什麼,惟有看見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約翰福音五章十九節)。 同樣地,保羅勸勉說:“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加拉太書六章一節)。 溫和的、由聖靈引導的挽回是否只適用成年人呢? 我們的孩子應得的比這少嗎? 如果這是我們主的榜樣和聖經的命令,為什麼我們這麼多基督徒父母會陷入對孩子自動的、公式化的懲罰呢? 當我們在孩子行為偏差時要放下預先設定的“由我掌控”公式時,我們會感到脆弱和不確定。無論我們使用暫停、打屁股、禁足、剝奪屏幕時間、或任何其他機械式的懲罰,會不會是對輕鬆和控制的渴望導致我們忽視上帝獨特的、有創意的、注重挽回的後果模式? 引導孩子走向上帝的旨意 一位媽媽聽到這個信息,沉思道:“哇,倚靠聖靈來引導我們的管教是多麼新穎的理念!” 是的,這是真的,這種思想上的根本改變可以將上帝的恩典帶入我們最糟糕的時刻,並且以與我們孩子的豐富、發自內心的聯結來代替惱怒。 在我們家裡,脾氣暴躁的孩子經常發生衝突,而且非常容易分心。 我們刻板的、懲罰性的管教很快就偏離了軌道。我們的老大經常在事後瞪著我們,他的怨恨正在不斷加深。 我們越來越渴望讓上帝的恩典來引導我們教養孩子。 我們開始從事很多重做,並教導孩子技能和聖經的價值觀,以引導他們遠離偏差的行為。 一旦我們的孩子能說出完整的句子時,我們就幫助他們學習如何和解衝突。 他們在彼此傷害之後,想出有創意的方法來彌補。 結果,他們學會喜樂地集中精力在上帝的旨意上,在生活中發展美好的人際關係,並在緊張的情況下扮演和平的使者。 如果這引起你的共鳴,以下是一些孩子行為偏差時要考慮的問題: 我知道我也是一個罪人,那麼我該如何效法上帝對掙扎的罪人那難以置信的恩典?在這種情況下,我的孩子能有什麼機會來學習終身技能和價值觀?我可以採取什麼行動來幫助我的孩子敞開心扉並渴望和解? 在我們與父母同工多年中,我們看到當父母對孩子情緒化、脆弱、充滿機會的管教情況做出深思熟慮、由聖靈引導的回應時,基督的愛就在家庭中加深,這帶給我們極大的喜樂。…

Read More效法耶穌:學習祂超越傳統視角的管教之道
SM Ep 153

A Circle of Support: What Does a Mentor Do for a Child? | Ep. 153

Here at Connected Families, we often talk about how you can pass your faith on to your kids. Have you thought about how you can help sustain your child’s faith into their adult years? Research reveals that 60 percent of…

Read MoreA Circle of Support: What Does a Mentor Do for a Child? | Ep. 153
后果与惩罚:有何不同?

成果与惩罚的区别:培养孩子真正力量的教育方式

只要你已为人父母,你可能已经做出了这一个重大发现:尽管你尽了最大的努力保持冷静,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且以恩典引导他们,但是你孩子的行为仍然会偏差。 在那些时刻,你要怎么做? 大多数父母,甚至是体贴的父母,都会尝试为孩子的偏差行为制定一些后果。但是如果父母不清楚后果和惩罚之间的不同,这些努力很容易适得其反。因此,如果你对于试图有效地管教孩子的偏差行为感到沮丧,那么是弄清楚这两个用语的时候了。 Table of Contents 后果和惩罚之间的不同 后果 惩罚 教养子女中的惩罚与后果的不同 为什么“自然效应”是一种有效的管教方式 为了帮助孩子从自然效应中学习,请勿介入 强加后果:当你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帮助时 1. 丧失特权 2. “重做”/练习正确的反应 3. 赔偿后果与和解 合乎逻辑的后果:温和地挽回孩子 几个有远见的故事 后果和惩罚之间的不同 那么,“后果”和“惩罚”真的不同吗?这听起来像是咬文嚼字,但是我们看到有显著的不同,这与所涉及的目标有很大的关系。 后果 梅里亚姆-韦伯斯特(Merriam-Webster)对后果的定义是:“由某一原因或必然遵循一组条件而产生的事物。” 简而言之,后果是“一个行动或事件的结果”。关键在于这些结果都是必然伴随事件而来的。你以拳重击砖墙,你的手就会受伤,或更糟。你在湿滑的弯道上开快车,汽车就会打滑失控。你暴饮暴食的后果可能包括胃部不适、胃灼热,日积月累之后还可能出现其他的健康问题,例如心脏病。你揍弟弟的后果是伤害感情和造成瘀伤,失去亲密关系,并想要保持距离。了解并帮助孩子理解他们所作所为必然发生的结果,是在上帝的智慧中成长的关键。 “心联家齐” 使用“自然效应”和“强加后果” 两个名称,如此一来,对于“自然后果”和“合乎逻辑的后果”常见的误解将不致于混淆我们的教导。 惩罚 梅里亚姆-韦伯斯特(Merriam-Webster)对惩罚的定义是: “a.作为报应的受苦、痛苦或损失” “b.通过司法程序对违法者施加的刑罚” 这里的关键词是“报应”和“对违法者施加”。目标是造成某种“痛苦”,以使正义得到伸张。我们的刑罚制度,无论优劣,通常是如此设计的: 你做错了事,你被逮到,你会因此而受苦。它期望所造成的痛苦能激励更好的行为。 譬如:大多数人对加重罚款或什至丧失驾驶权的处罚的恐惧,迫使他们依法驾驶。除非驾驶者的动机是出于对自然后果的理解,不然当他们对被逮到的恐惧减少时,违法驾驶就会增加。 稍后我们会详细介绍这一切。现在让我们来仔细研究与教养子女有关的后果和惩罚之间的不同。 教养子女中的惩罚与后果的不同 在短期内,如果我们所说的有效是指立即改变行为,那么惩罚作为一种教养策略是可行的。这就是为什么父母经常将某种特定的惩罚作为“首选”的管教方法。打屁股、暂停、立即失去最喜欢的特权或物品,所有这些似乎都能遏制不良的行为。因此它们成为预设的方法: 快速、简单、高效率。只要孩子对惩罚有足够的恐惧,惩罚的威胁有时侯就会“奏效”来塑造他们的行为。…

Read More成果与惩罚的区别:培养孩子真正力量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