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简体
亲子同理心教育:培养孩子真正的共情能力
你希望你的孩子能顾虑到别人的感受。这就是同理心。但是,你能够教导孩子同理心吗,还是说它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同理心并不总是自动产生的,对吧?我们都知道当你的孩子伤害了另一个孩子时,那种糟透了的感觉。有时侯孩子会很自私,而不顾虑别人的感受。 那么,我们真的能够教导孩子同理心吗?是的!绝对能,而且我们要深入探讨它。对一些孩子来说,可能要比其他孩子花上更长的时间,但你拥有帮助他们入门的工具。 为什么同理心对孩子很重要 你的孩子不知道如何有同理心 同理心教的来吗? 根基。与我在一起你是安全的,因为我身体力行同理心来教导孩子同理心 联结:无论怎样,你是被爱的,即使你难以表现出同理心, 耶稣对我们怀抱同理心 把“安全”和“被爱”放在一起 训导: 你是有使命和能力去理解他人的 纠正:你有责任在冲突中表现出同理心 用自我反省的问题, 为孩子的同理心教育的后续步骤做准备: 为什么同理心对孩子很重要 培养对他人的同理心是你可以给孩子最棒的礼物之一。 如果你想裝備他們在生活中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這是“必備”的能力。 从在玩沙箱交朋友,到约会,到商务谈判,想像对方的感受是一项必要的技能。 那婚姻呢?根据戈特曼研究所的研究,大多数关系中的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花点时间想一下: 即使你永远不会同意,你必须要有什么样的同理心,才能看到你配偶的观点,并想像他们的感受呢? 这就是你要培养孩子的目标。当然,你可以从沙箱开始。问孩子: “当你拿走那个孩子的玩具时,她感觉如何?” 每个孩子都有能力学习同理心,但是对某些孩子来说可能是相当困难。焦虑和压力会使这个过程甚至更加困难。这就是为什么刻意地教导孩子同理心是值得的。 你的孩子不知道如何有同理心 我们期望孩子即使在压力大的时候也能“知道”如何有同理心。但这并不总是切合实际的。 在冲突最激烈的时候,你可能会问,“你知道你的兄弟姐妹]现在的感受吗?!” 然后我们居然会期望我们的孩子能够给出具有洞察力的答案。 如果我们的孩子在那个时候能有洞察力地回应,他们可能会这么说:“很遗憾,我不知道我的兄弟姐妹的感受。我的大脑正处于战斗或逃跑的状态。 我还不是很成熟的额叶中所剩无几的部分都巳经被杏仁核关闭了。这包括我处理同理心的部分。妹妹说的就像伍基语,我一点也听不懂呢!” 显然,情绪强烈的时刻并不是教导孩子同理心的起点。 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冲突中的同理心并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我们很快地就从我们三个孩子的身上明白了这一点。 我们的大儿子丹尼尔在冲突中忙于处理他天赋极高的大脑和强烈情绪所带来的的压力。尤其是在他不高兴的时候,他不太容易“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或换位思考。 贝丝妮通常能理解他人的感受,但她在解决冲突时,却很难以口头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们最小的孩子诺亚是一个随遇而安的小伙子,他根本不怎么考虑感受。 我们明白了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同理心教的来吗? 是的。我们可以向你报告,刻意的、身体力行的同理心教育是能成功的! 此外,我们在教导同理心方面所做的工作,已经为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的关系,包括彼此之间的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做好了准备。让我们从“心联家齐”框架的角度来看一下。…
育儿秘诀:关键不在技能而是在建立稳固的根基
耶稣说,“聪明的木匠”在坚硬的磐石上建造坚固的房子。那么,当生活的风暴来袭时,这房子总不倒塌。 这并不意味着暴风雨不会不定时地袭击房子,甚至不会造成一些损坏。这意味着房子保持坚固,甚至能够承受最猛烈的风暴。 当我将这个比喻延伸到教养儿女时,我意识到在我过于担心教养儿女的技巧的“房子”之前,我需要建立一个稳固的根基。 我用四块重要的“砖块”来构建这个根基。这些砖块包括对上帝不断增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目的感、支持性关系的群体,以及对于我是谁以及我为什么这样做的洞察力的发展。从这个基础上,我得着与孩子相处的能力。 相比之下,愚蠢的木匠把房子建在沙子上(亦即任何与基督的爱和真理相反的信仰、原则或做法)。这人发现他的房子在压力和困难的狂风中倒塌了。 一个根基薄弱或不足的家庭(远离上帝、缺乏身份认同和目的、与他人关系紧张以及缺乏个人洞察力)将无法坚强地抵御家庭生活的寻常风暴。父母薄弱的根基会强化对孩子的不健康情绪和伤害性的反应。尽管一切看起来都很好,但形成的模式会使多种问题长期存在。圣经没有具体指示如何处理大多数日常教养儿女的情况。我为人父母的成长是来自于我根据对真理的日益了解,不断地评估与孩子一起生活的“内容”。当我这样做时,家庭生活的挑战促使我对神的爱和同在有更深的信心,对自己有更深的了解,对我无法理解或掌控的事物有更深的平安。 立即应用: 身为父母,我什么时候感到自信?是什么让我有自信? 问问你的孩子,“我们家的强项是什么? 是什么帮助我们变得坚强?” 这篇文章摘录自我们的著作:《如何培养一个心连心的家庭》。 想更多地了解这些理念吗?请下载我们心连心的管教讲座一小时长的录音。 备注: 文中的链接若未完成中文的翻译, 将会被链接到”心联家齐”的英文网站。 Original Article:
疲惫妈妈的秘诀:为孩子的要求选择“是”的原因
身为父母,你想必对孩子无休止的要求有所了解。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要求往往特别针对妈妈。当你绕过一群女人,你很可能会在这群人中找到至少一位精疲力竭的妈妈。孩子每天的问题、需求和请求数量之多,可能会让父母变得完全不知所措。 而且,作為精疲力竭的媽媽,我們對孩子說了很多次“不”。 妈妈,你能和我一起玩吗,求求你? – 对不起,我需要做晚饭了。 妈妈,你能开车送我去上学吗? – 对不起,我今天真的很忙。 妈妈,你能帮我拿剪刀吗? –为什么你自己不能拿?你知道放在哪里的。 妈妈,你能帮我打扫房间吗? – 你知道这是你的责任。我知道你做得到。 妈妈,你能陪我躺在床上直到我睡着吗? – 哦,宝贝,我很乐意,但是我真的需要去打扫厨房。 作为一个精疲力竭的妈妈,你可能连每天对孩子含蓄地或明确地说“不”的次数都数不清。 说“好”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2015 年秋天,我参加了由“赋能联结”机构 (Empowered to Connect) 的优秀人员为领养或寄养儿童的父母举办的会议。当我听到「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他们会听到“好”十万次」的这个事实时,我深感亏欠。 “好,我会喂你。” “好,我会抱着你。” “好,我会给你换尿布。” “好,我会照顾你。” 当他们哭泣时,父母或照顾者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来回应。好,好,好。 一个温暖、呵护孩子的成年人的这种回应,让孩子知道他们被听到、被看到、被重视、被爱。而且,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他们有发言权,他们可以影响自己的处境。这种认为我们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或达到目标的信念,在心理学中称为自我效能,这对孩子的发展不可或缺。 那次会议改变了我的一切 我参加了这次会议,是因为我的家庭是透过从衣索比亚领养孩子的方式组成的。我现年十五岁和十六岁的孩子在婴儿时期,并没有得到我不断地、令他们放心地说“好”。尽管我知道学术上所谓的疗愈性教养,但是这却与我的现实生活大相迳庭。我发现自己说“不”的次数远远多过我寻求说“好” 的次数。 我们很容易不加思索地直接回答孩子“不”,尤其是当母亲疲惫不堪时。 正是在那次会议上,我承诺要尽可能寻求说“好”,特别是当我了解到对孩子说“好”可以培养亲子间的联结。 孩子的要求是否会培养联结?然后试着说“好!” 这个观念显然适用于领养和寄养家庭,但它也很容易转移到所有家庭。 在这个匆忙而疯狂的世界里,我们很容易自动地对孩子的要求说 “不”。取而代之的是,要更加努力地多说“好”,并且当你这样做的时候,要让亲子间的联结极大化! 例如,当我现年十五岁的女儿还小的时候,她喜欢我给她涂指甲油。然而,我不喜欢涂我的指甲,也不喜欢涂她的指甲。当她要求时,我立刻觉得自己不喜欢这个任务,我会说,“嗯,你知道我需要先叠好这篮衣服,之后如果我们有时间的话,我会给你涂指甲油。”…
效法耶稣:學習祂超越传统视角的管教之道
管教孩子往往是教养儿女中最令人沮丧和困惑的部分。它的意义重大,因为孩子在被管教时所学到的将持续一生之久。在与父母的合作中,我们看到当父母努力弄清楚:“什么是‘符合圣经的管教’,以及我该怎么做?”时,他们用心良苦的努力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内心。 我们发现当父母在克服这个问题时,最有价值的是将注意力从一些行之有效的文章转移考虑对这个问题有更广泛教导的圣经观点。我们发现尤其是这两个问题会有帮助: 父神是如何管教那些旧约中显然与他有“父子”关系的主要圣徒? 我们从耶稣对挣扎的罪人的反应学到了什么? 天父的管教 上帝对罪的反应通常分为三类:自然后果(不经干预而产生的后果)、丧失特权(扣留想要得到的)和和解(使冒犯者和被冒犯者之间的关系回归正轨)。 自然后果。上帝已经设立好 “种瓜得瓜”的后果来建立人的智慧。以扫鲁莽地用他长子的名分换取红豆汤,并经历了自然的影响:他得到了红豆汤而失去了长子的名分。而雅各了解到诈骗会使你为此逃命。这些人并不需要额外的惩罚,他们所付出的高昂代价使他们变得更成熟、更明智,并最终准备好和解。同样地,明智的教养方式认识到上帝预先设定的自然影响,并帮助孩子重视它们。这些简单的问题可以加速孩子的学习: “发生了什么事?这对大家有什么影响?你想要怎么做?” 丧失特权。圣经中的第一个管教行动就是一个丧失特权的后果。亚当和夏娃违抗了上帝关于祂那繁茂的花园的命令,因而失去了住在那里的特权。摩西违抗了上帝的命令而愤怒地敲打磐石,因而失去了带领上帝的子民进入应许之地的特权。在圣经中许多处,责任和特权是相辅相成的,父母可以遵循这种模式对孩子说:“我们齐心协力使家庭得以平稳运行,而那些不参与的人会失去某些团队合作带来的好处。” 和解。悔改与和解是上帝对罪的反应的核心。为了回应约瑟的兄弟们的诡计和谎言,上帝耐心地策划了约瑟和他们的生命,以便实现奇迹般的悔改与和解。马太福音五章二十三及二十四节和马太福音十八章十五节说得很清楚: 无论是你得罪了某人,还是他得罪了你,都要去寻求和解。 不幸的是,作为父母,我们对冲突或不尊重的反应往往是仅仅惩罚被认为最过分的一方。这无视上帝的命令,也无助于培养我们孩子的智慧和技能,好使他们为生活做好准备。而缺乏装备的孩子将成为缺乏装备的成年人。 耶稣对罪人的回应 耶稣对罪人的回应遵循了天父对他儿女的管教,这并不令人惊讶。耶稣的“管教”是多样性的、有创意的,着重内心的,并朝向和解的。他的目标始终是改变人心。 耶稣以洞察力、创造力和同情心对三个不同的淫妇做出了独特的回应。 耶稣没有对彼得直言不讳地说出关于他毁灭性的“三重罪”,而是提供了一个挽回他的“三重机会”。 耶稣对骗子的反应的对比,令人吃惊。对于铁石心肠的货币兑换商,耶稣充满义怒地大喊:“从我父的家里滚出去!” 然而,对于靠诈骗致富的税吏撒该,耶稣却仁慈地说:“我会到你家去!” 悔意立即充斥着撒该敞开的心。 耶稣对天父的依赖引导他作出这些回应。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子凭着自己不能做什么,惟有看见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约翰福音五章十九节)。同样地,保罗劝勉说:“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加拉太书六章一节)。 温和的、由圣灵引导的挽回是否只适用成年人呢?我们的孩子应得的比这少吗?如果这是我们主的榜样和圣经的命令,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基督徒父母会陷入对孩子自动的、公式化的惩罚呢?当我们在孩子行为偏差时要放下预先设定的“由我掌控”公式时,我们会感到脆弱和不确定。无论我们使用暂停、打屁股、禁足、剥夺屏幕时间、或任何其他机械式的惩罚,会不会是对轻松和控制的渴望导致我们忽视上帝独特的、有创意的、注重挽回的后果模式? 引导孩子走向上帝的旨意 一位妈妈听到这个信息,沉思道:“哇,倚靠圣灵来引导我们的管教是多么新颖的理念!” 是的,这是真的,这种思想上的根本改变可以将上帝的恩典带入我们最糟糕的时刻,并且以与我们孩子的丰富、发自内心的联结来代替恼怒。 在我们家里,脾气暴躁的孩子经常发生冲突,而且非常容易分心。我们刻板的、惩罚性的管教很快就偏离了轨道。我们的老大经常在事后瞪着我们,他的怨恨正在不断加深。我们越来越渴望让上帝的恩典来引导我们教养孩子。我们开始从事很多重做,并教导孩子技能和圣经的价值观,以引导他们远离偏差的行为。一旦我们的孩子能说出完整的句子时,我们就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和解冲突。他们在彼此伤害之后,想出有创意的方法来弥补。结果,他们学会喜乐地集中精力在上帝的旨意上,在生活中发展美好的人际关系,并在紧张的情况下扮演和平的使者。 如果这引起你的共鸣,以下是一些孩子行为偏差时要考虑的问题: 我知道我也是一个罪人,那么我该如何效法上帝对挣扎的罪人那难以置信的恩典? 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孩子能有什么机会来学习终身技能和价值观? 我可以采取什么行动来帮助我的孩子敞开心扉并渴望和解? 在我们与父母同工多年中,我们看到当父母对孩子情绪化、脆弱、充满机会的管教情况做出深思熟虑、由圣灵引导的回应时,基督的爱就在家庭中加深,这带给我们极大的喜乐。 翻譯: 徐中贵 Original article at Desiringgod.org.
成果与惩罚的区别:培养孩子真正力量的教育方式
只要你已为人父母,你可能已经做出了这一个重大发现:尽管你尽了最大的努力保持冷静,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且以恩典引导他们,但是你孩子的行为仍然会偏差。 在那些时刻,你要怎么做? 大多数父母,甚至是体贴的父母,都会尝试为孩子的偏差行为制定一些后果。但是如果父母不清楚后果和惩罚之间的不同,这些努力很容易适得其反。因此,如果你对于试图有效地管教孩子的偏差行为感到沮丧,那么是弄清楚这两个用语的时候了。 Table of Contents 后果和惩罚之间的不同 后果 惩罚 教养子女中的惩罚与后果的不同 为什么“自然效应”是一种有效的管教方式 为了帮助孩子从自然效应中学习,请勿介入 强加后果:当你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帮助时 1. 丧失特权 2. “重做”/练习正确的反应 3. 赔偿后果与和解 合乎逻辑的后果:温和地挽回孩子 几个有远见的故事 后果和惩罚之间的不同 那么,“后果”和“惩罚”真的不同吗?这听起来像是咬文嚼字,但是我们看到有显著的不同,这与所涉及的目标有很大的关系。 后果 梅里亚姆-韦伯斯特(Merriam-Webster)对后果的定义是:“由某一原因或必然遵循一组条件而产生的事物。” 简而言之,后果是“一个行动或事件的结果”。关键在于这些结果都是必然伴随事件而来的。你以拳重击砖墙,你的手就会受伤,或更糟。你在湿滑的弯道上开快车,汽车就会打滑失控。你暴饮暴食的后果可能包括胃部不适、胃灼热,日积月累之后还可能出现其他的健康问题,例如心脏病。你揍弟弟的后果是伤害感情和造成瘀伤,失去亲密关系,并想要保持距离。了解并帮助孩子理解他们所作所为必然发生的结果,是在上帝的智慧中成长的关键。 “心联家齐” 使用“自然效应”和“强加后果” 两个名称,如此一来,对于“自然后果”和“合乎逻辑的后果”常见的误解将不致于混淆我们的教导。 惩罚 梅里亚姆-韦伯斯特(Merriam-Webster)对惩罚的定义是: “a.作为报应的受苦、痛苦或损失” “b.通过司法程序对违法者施加的刑罚” 这里的关键词是“报应”和“对违法者施加”。目标是造成某种“痛苦”,以使正义得到伸张。我们的刑罚制度,无论优劣,通常是如此设计的: 你做错了事,你被逮到,你会因此而受苦。它期望所造成的痛苦能激励更好的行为。 譬如:大多数人对加重罚款或什至丧失驾驶权的处罚的恐惧,迫使他们依法驾驶。除非驾驶者的动机是出于对自然后果的理解,不然当他们对被逮到的恐惧减少时,违法驾驶就会增加。 稍后我们会详细介绍这一切。现在让我们来仔细研究与教养子女有关的后果和惩罚之间的不同。 教养子女中的惩罚与后果的不同 在短期内,如果我们所说的有效是指立即改变行为,那么惩罚作为一种教养策略是可行的。这就是为什么父母经常将某种特定的惩罚作为“首选”的管教方法。打屁股、暂停、立即失去最喜欢的特权或物品,所有这些似乎都能遏制不良的行为。因此它们成为预设的方法: 快速、简单、高效率。只要孩子对惩罚有足够的恐惧,惩罚的威胁有时侯就会“奏效”来塑造他们的行为。…
让孩子在纪律困境中感受爱的六大实用方法
向你的孩子表达爱意的最好时机之一就是当他们行为偏差时。父母对做错事的孩子的标准反应通常是愤怒、沮丧和说教,但是这些能改变行为吗?在我和江琳共同创办“心联家齐”之前,我曾与许多问题儿童打交道,并了解到许多关于孩子在受到惩罚时所接收到(或未接收到)的信息。许多做错事的孩子,已经把自己定义为 “坏”。不值得被爱。然而,即使是在我们最糟糕的时候, 这并不是神对我们的罪的回应, (罗马书三章二十三、二十四节)。 经过多年来与孩子和家庭的合作,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每时每刻向孩子展示,他们和我在一起是安全的,是被爱的。事实上,当孩子行为偏差时,我的眼睛里就会闪过一丝光芒。这是我向孩子展示他们是多么地有价值的机会。作为父母,我们要向孩子展示神对我们的那种爱。也许你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我们根据自己个人的和专业的经验,提供以下六个简单的建议,可以确保你的孩子即使在困难的管教情况下,都能感到安全和被爱。 1. 站在孩子的高度上 站立的姿势经常被用作一种高压销售策略,因为它使销售者处于一种令人生畏的位置,因而更有可能迫使对方作出购买的决定。父母经常会俯视着小孩子,即使是高大的青少年也可能仍旧认为父母是更巨大、更有力的。我们对孩子传达“我是为你好”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 “缩小 “我们的姿势,例如坐着或跪着,以及保持开放的肢体语言(例如,不交叉手臂)。另外,注视着他们。眼睛被恰当地称为灵魂之窗– 透过你看孩子的方式,让他们看到你是为他们好的。 2. 停下來,呼吸和祷告 有时侯,我们对偏差行为的直接反应是愤怒。重要的是,不要让你的愤怒支配一切。取而代之的是,在你与孩子互动之前,让自己冷静下来。学会停下来,呼吸,并借着祷告获得智慧的观点,有助于你避免不假思索的伤害性语言。如果可能的话,你也许需要走出房间,或者和你的孩子一起决定分开一段时间,等你不那么生气时再见面。远离这种情况,并且邀请圣灵进入。或许你可以绕着街区走一圈,花些时间思考你特别喜欢孩子的哪些优点。思考一下未来。你希望孩子如何从这次经历中学习,从而更好地装备他们的生活?阅读这篇关于当你感觉要失去冷静时,呼吸邀请上帝的同在的文章。 3. 给予适切的、温柔的触摸 安全、深情的触摸是传达爱的最有力方法。对健康的发展而言,人类对爱的触摸的需求,以及对听到爱的语言的需求,一样至关重要。如果孩子不觉得父母有其他目的的话,一个拥抱或者将手轻轻搭在肩上,可以使他平静、安心和建立联结。如果我们在争吵时将手放在儿子的肩上,而带有任何控制的暗示,他会愤怒地做出反应。但是孩子通常会在他们准备好的时候,感激我们提供的拥抱。 4.倾听和有同理心 无论孩子是行为良好还是行为偏差,他们都迫切地希望父母与他们互动,给予他们充满活力、专注的关注。倾听孩子可以让他们觉得你关心他们的需求。当你能够明确说出并且认同孩子的感受时,这有助于他们知道你是站在他们一边的。有时侯,我们作为父母会遽下结论是什么驱使孩子的偏差行为。你是否考虑过直接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经由平静而好奇的发问,你可以让孩子安全地谈论他们的行为,而你则在倾听。 5. 让他们知道你听到了他们的心声 当孩子觉得自己被倾听时,他们会感到受尊重,这使得他们不太想要继续挑衅行为。透过用“我听到你说的是 …”重述孩子的话,来表达你的理解,然后让他们有机会帮助你更加清楚他们的观点。有时侯,只要花点时间一起反思,就可以化解紧张的局面。 6. 口头表达“我爱你” 这似乎很明显,却很重要。告诉我们的孩子我们爱他,需要一颗真诚的心,摆脱操纵。目标是改变内心,包括你和孩子的心,而不仅仅是服从。无条件的爱不只是对正面行为的赞美。而是对一个人的忠诚和喜爱,不考虑他的行为、外表、表现或是否能满足我的需要。如果你能养成习惯,在各种不同的时机,无论行为正面与否,都向孩子表达爱,我们相信你会开始看到你的孩子有不同的反应,并且他们会开始内化“无论如何都爱”的信息。 当管教旨在快速修复行为时,它往往是短视、随意、惩罚性和不可预测的。你是否渴望找到一种不同的方式来教养孩子?一个既是符合圣经又是以研究为基础的方法?欢迎加入我们的“心连心的管教”在线课程。你的孩子会感谢你的。 备注: 文中的链接若未完成中文的翻译, 将会被链接到”心联家齐”的英文网站。 翻譯: 徐中贵 Original Article:
鼓勵勝於嘮叨:培養孩子責任心的神秘法門
孩子們弄得亂七八糟。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孩子對自己的事情負責,聽起來真像是嘮叨,卻似乎很難想出一個有效的對策。在 “心聯家齊”,我們相信每一個偏差行為的背後,都伴隨著一份禮物。這是真的! 也許你很難看出孩子的凌亂可以是一份禮物,但是只要你有心,並改變觀點,父母和孩子往往能夠找到一個解決方案,來免除嘮叨,並鼓勵孩子發揮天賦。 我最近與一個家庭合作時,我們提出了一個非常實用的建議,來幫助孩子處理爛攤子,而且似乎很管用。閱讀下面的內容,可以刺激你的想法,來幫助孩子克服對他們特別具有挑戰性的行為:無論是亂七八糟的臥室、凌亂的入口處、錯過或丟失的家庭作業、被遺忘的家務。請想想看你可以如何針對自己的特殊情況,來調整這個家庭的解決方案。 挑戰: 艾瑪是那種活力四射的孩子,無論她走到哪裡,都會散發出歡樂和笑聲,卻也伴隨著一團糟,這是她創造力(她的天賦)的見證。由於艾瑪和姐姐共用美術用品,因此很難強制執行將亂七八糟的物品暫停使用幾天之類的後果。倆姐妹永遠都在等待對方清理使用完的用品。老話說,“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 三個和尚沒水喝”,這句話很適用於這種情況。 艾瑪的媽媽莎拉感到很沮喪。她所有用心良苦的解決方案,似乎都分解成了消極和嘮叨。 對策: 在一次家長輔導會議上,我們制定了一個簡單的策略,以建立艾瑪對自己的事情的責任感。第一步是什麽呢? 就是媽媽決定讓倆姐妹都有自己的盒子,裡面裝著挑選過的美術和手工藝用品。然後,她們將負責自己的物品,如果她們不把東西放好,將會被追究責任。 倆姐妹都喜歡這個主意,她們特地和媽媽一起去商店買了這些用品。她們裝飾自己的盒子時很開心,同時這也增加了她們對成為主人翁的自豪感和對這計劃的投入。 一些有效的準則: 完成後,她們討論了一些關於照顧自己的東西的明確準則。 女孩們會在工作時拿出自己的盒子(不僅僅是幾樣用品),並把盒子放在她們身邊。盒子成為視覺的提示,提醒她們在完成工作後把東西放好,以幫助她們達到成功。 當女孩們收拾好用品,並將盒子放回指定的架子上時,她們會和媽媽或爸爸擊掌慶祝她們的成功,並讓父母知道她們已經完成了任務。這就是使這種方法成為 “成功秘訣”的“秘密武器” 。一個簡單的“報到”( 譬如擊掌)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建立了自信和認同感,讓人學會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莎拉偶爾會說到女孩們學了一項多麼寶貴的技能,以及有一天當她們長大後,善於清理的能力會真正幫助她們。 成功了! 雖然這種方法並不總是完美的,但是它用鼓勵和成功取代了令人沮喪的嘮叨模式! 女孩們受到這種轉變的鼓舞,於是她們開始整理房間裡亂七八糟的東西。媽媽幫助她們削減擁有的物品數量,然後把剩下的東西整理到專門的的箱子裡。由於她們先前整理自己的藝術用品的成功,她們經常能夠拿出一個箱子,玩一玩,然後放回去,再繼續做下一件事。女孩們對自己的房間看起來如此乾淨感到非常自豪,以至於她們的祖母下次來吃飯時,她們興奮地向她展示! 我的回應: 也許孩子的凌亂並不是你面臨的一個挑戰。 你發現自己在什麼問題上會嘮叨你的孩子? 你如何能用以下的架構來縮短你的嘮叨呢: 建立孩子成為問題和解決方案的主人翁的意識, 讓孩子為成功做好準備,並慶祝這項成功, 幫助孩子看到所學內容的價值。 請在下面的評論中,與我們分享你的掙扎和成功故事。 備註: 文中的鏈接若未完成中文的翻譯, 將會被鏈接到”心聯家齊”的英文網站。 翻譯: 徐中貴 Original Article:
從混亂到目的:尋找你家的超能力
成為一家人像是經歷一場瘋狂的碰撞,不斷挑戰著家庭成員的極限和弱點。一方父母缺少耐心又要求過高,另一方則是嘮嘮叨叨、過度關心,孩子為了應付混亂的情況,常以頂嘴、抱怨、隱瞞、說謊,或以上行為的任意組合來回應。我們該如何從這一團混亂中找到目的? 當這些弱點全部加在一起,衝突宛如暴風雨降臨,人很自然而然地想“修正”它。但不幸的是,這樣做並不會讓情況好轉,只會讓人更灰心喪氣。看似無可救藥的混亂情況,讓人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並非改善問題。 但問題是有辦法解決的!以下三個重要的原則,以及一些實際的建議,將會幫助你建立新的習慣,有智慧將混亂轉化為你家的超能力! “平息混亂”的三個原則 1. 每個弱點的反面,都意味著某個優點 當某個家庭成員的弱點,成為日常生活中的混亂與壓力來源之時,其實反過來說,也正意味著上帝給予的某個恩賜,我稱它為“被誤用的恩賜”。以我們家為例: 哲忻容易發脾氣、說話強勢,代表他對事情很有熱情,並善於表達。 江琳的嘮叨,反過來說,意味著她的細心與堅持。 丹尼爾好爭辯的性格,反映出他的領導恩賜以及正義感。 貝絲妮敏感、容易受傷的表現,發自於她對人的敏銳觀察及同理心。 諾亞低調、避開衝突的能力,反映他理性、善於分析的天性。 了解每個人的恩賜,幫助我們在恩賜被誤用時,對彼此更有耐心。丹尼爾打了貝絲妮一巴掌,因為她不小心踩到諾亞的樂高創作,貝絲妮哭著告訴我們“丹尼爾只是想保護弟弟。”她運用她的同理心,指出丹尼爾“發揮正義感”的恩賜。這並不代表丹尼爾不需要跟她道歉,但她的洞察力,使他們的關係很快就能恢復。 當家庭成員以這樣的方式回應對方的弱點,也就傳遞出這樣的信息:“雖然你現在正面臨一些挑戰,但我仍然看到你的優點,你很寶貴,你是神美好的创造。”這對我們以及我們的孩子而言,都是何等重要的信息! 2. 上帝給每個人不同的優點來建造家庭 從更深的層次來看,一但我們找出這些恩賜,我們就能幫助對方善用恩賜、發揮貢獻。這源於我們的信念,相信每個人都是“有使命和能力的”,能成就上帝預備我們在家庭中所做的善工。 靠著彼此,我們開始了解這些優點的價值: 江哲忻善於表達、充滿熱情,創造出許多有趣又能加深關係的互動。 江琳的細心與堅持,使家庭生活運轉順暢,也幫助孩子培養責任感。 丹尼爾常運用領袖的恩賜,領導弟弟妹妹一起創作,加深彼此的關係。 貝絲妮很能同理、體貼他人的情緒。 諾亞個性隨和,在我們這個容易起衝突的家庭中,扮演和平的使者。 時間快轉到2016年,我們帶著其中兩個孩子去其他國家旅行,旅程中風景優美、令人難忘,但最令人難忘的是我們旅行的方式。從第一天開始,我們自然而然地運用我們的優點,扮演好各自不同的角色,整個旅程因此更順暢愉快。 江哲忻是我們的領隊—他計畫許多好玩又有意義的活動。我負責管理食物和物資,諾亞是我們的導航,為我們帶路。貝絲妮則扮演我們的攝影師,用鏡頭捕捉美好快樂的時光。 晚上進入夢鄉之時,我常讚嘆上帝創造家庭的美好。我們每個人都應當知道,“我屬於這裡,我能發揮獨特的貢獻!” 我們相信當父母把: “你屬於這裡!你能發揮獨特貢獻” 的信息傳達給孩子的時候,許多家庭的難題將迎刃而解。 3. 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獨特角色,幫助孩子成長茁壯。 研究顯示:“……將注意力放在自己優點的人,對生命的滿意度比別人高出三倍。”我們相信當家庭將注意力放在彼此的優點時,我們對生命的滿意度也會一起提升。 但更重要的是,運用我們的恩賜來服事神並幫助別人,也幫助我們更了解上帝的心意—更深地經歷祂美好的創造,以及祂對每個人的愛。 「 你們是……我所揀選的僕人。既是這樣,便可以知道,且信服我,又明白我就是耶和華。」 以赛亚书43:10a “ 心聯家齊”的社群中有很多家庭也經歷了這樣鼓舞人心的轉變: “我們屬於這裡,我們能發揮獨特的貢獻。” 通常成長都是源於他們所經歷的困難。…
親愛的爸爸,你累了嗎? 我想告訴年輕時的自己……
親愛的爸爸,你累了嗎? 爸爸,我看到你了,你看起來既疲憊又沮喪,但……你還是來了。從你看我的眼神和點頭的動作,我知道你很在乎。 當江琳和我在演說的時候,你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們。你勤做筆記,每堂課結束後,還花時間寫下理想中父母的樣子,我感受到你的求好心切。 你想成為一個好爸爸 當我們描述教養常遇到的衝突,我看到你有點緊張地和太太互相對望,兩人心照不宣,彷彿被我說中了一樣。依照我數十年幫助父母的經驗,我猜你的情況,和那些我曾一對一輔導的父母有許多雷同之處。 我猜你和你太太本來想聯手教養子女,然而你的教養方式卻和她很不一樣,你們時常產生衝突,雙方都很沮喪。 但現在你們一起來到這裡──想鼓勵對方。雖然不清楚我是怎麼知道,但從你和太太對望的神情,以及你看我(以及看太太)的眼神,我能感受你們倆都渴望以上帝的恩慈彼此相待,為了對方,也為了孩子。 從你聽江琳和我分享過去遭遇困難時的反應,我猜你也正遭遇困難,或許困難遠大過你所能承受的。我不禁猜想,現在的你,是否感覺疲憊不堪又不知所措?相信我,我能體會你的感覺,我也曾經想成為一個好爸爸,卻把自己弄得很累。坐在第一排的爸爸,我也走過一樣的路! 如果我可以把時間快轉回25年前,我想這樣告訴年輕時的自己,我相信對你來說也或許有點幫助: 你的錯誤不會影響你是父母,以及你是基督徒的身份 不要讓你所遇到的困難,定義你是誰。不論你犯下什麼樣的錯誤,不論你說出多麼不理性、讓你後悔的話,這些都不影響你真實的身份。 沒錯,罪很容易成為我們的纏累,我們都很容易犯罪,也無法馬上停止犯罪。然而,罪不能定義你是怎樣的一個人。或許你仍帶著殘餘的“老我”與過去的包袱,然而真正的你,卻因著基督稱義。保羅講得很清楚:當你成為基督徒之後,你就有了新的身份。 「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裡面成為神的義。」哥林多後書5: 17, 21 準備飯食、忙於接送、看孩子的作業和整理家務,我們很容易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之中忘了這點。 養育孩子的混亂讓你覺得 快受不了 我也經常忘記。當我們還是新手父母的時候,第一次的“家庭度假旅遊”就遇上了這種情況。生病又亂發脾氣的小孩、易怒的配偶、惡劣的天氣、擁擠的公寓,混合產生令人沮喪不已的化學反應。現在的我看得很清楚,但那時,我就只能看見自己有多麼悲慘。 我的內心宛如野獸怒吼,為了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我走了出去,試著讓自己平靜下來。我走著走著就跑了起來,我想要,也需要離這場混亂越遠越好。 我跑到石子路的盡頭,看到一個房屋待售的廣告招牌,在又濕又冷的風中搖晃著。我停下來喘口氣,一呼一吸宛如招牌搖晃的節奏。當我的呼吸慢下來時,招牌卻沒有跟著停下來。晃動的招牌提醒我公寓裡的混亂還在持續進行中,我看著招牌,突然一肚子火,不是真的氣那個牌子,而是氣牌子所代表的事實──我讓事情完全失控了。 我把怒火發洩在招牌上,我撿起路邊的一塊石頭砸向招牌,石頭擊中金屬的瞬間讓人感到莫名地暢快,我又砸了一次,又一次,再一次,扔石頭扔到手臂發疼,招牌也被打得坑坑疤疤。接著,我的眼淚潰堤了,淚水刺激著我被風吹得發冷的眼睛,我向天吶喊“上帝,祢在那裡?!?!?” 在你的困難掙扎之中,上帝與你同在 那時的我沒有意識到,但當我之後回想起來,我能很清晰地看到──在那團混亂之中,上帝與我同在。 那天的我,沒有完全做“對”,之後的我,更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但在我的困難和掙扎之中,我從來就不是獨自一人。意識到這點的我,不禁微笑,不是那種做對事情的高興,而是就算在困難中上帝還是與我同在的喜樂。 親愛的朋友,我不清楚你正面臨什麼樣的混亂。或許你感覺快被淹沒了,或許你不知道如何跟你叛逆的孩子相處,又或許你正在跟配偶吵架。我不知道你想改善或逃避的問題是什麼。 但我很清楚知道:想逃避混亂的欲望反映了你深切的渴望──渴望平安、喜樂、渴望關係恢復、渴望卸去生活的重擔和煩亂。這是一種對天堂的渴望,反映了上帝的同在,即便你置身混亂之中。 為了在這個混亂的世界更真切地感受上帝的同在,你可以開口做這個簡單的禱告:“上帝,你不會離開我,也不會離棄我。”可能花上幾星期、幾個月,或甚至幾年,但如果你持續把這樣的意念和禱告帶到你的困難當中,你也會微笑。 另外,不要稱它為度假,度假讓人聯想到安靜和休息,稱它為探險吧,這樣一來,如果你真的能好好安靜休息,你就能更微笑以對。如果你比出發之前更累,那就認了,因為回憶往往是這樣產生的。 疲憊的爸爸……沒關係,你不會永遠都這麼累的。 翻譯: 沈奕伶
小孩與小狗
年幼的孩子和小狗有點像。他們無條件地愛著爸媽,不論爸媽犯了什麼錯誤,他們還是會原諒他們。孩子抱怨媽媽太嘮叨,但事情一過,他們很快就恢復正常。孩子被爸爸的大聲斥責嚇哭,但一旦爸爸冷靜下來,他們馬上和好如初。雖然教養中有很多矛盾,但幸好,小孩的包容性很大! 孩子通常不會記得日常生活中的小衝突(除非爸媽做得太過火,犯下無法彌補的錯誤),這些瑣事似乎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正因為如此,父母很容易濫用孩子對自己的包容,認為他們的管教方式是“有效”的,只因為小孩照單全收。 儘管小孩會原諒並忘記爸媽平日在管教中所產生的錯誤,身為爸媽的我們,可不要因此錯失良機。趁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要學習以恩典和尊重引導孩子。在未來孩子成為青少年時,才能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 然而,如果父母習慣以怒罵和嘮叨來達到目的,隨著時間的累積,孩子勢必會對這樣的模式越來越反感。我不禁問自己: 假如孩子在年幼時的包容性沒那麼大,或許會迫使父母從一開始就學習更體貼和寬容地對待孩子。 我曾在超市看到一位媽媽,她帶著兩個大約五歲和七歲的男孩,他們正在逛肉品區,看上去一切太平,直到老大衝動地把手伸進冷凍櫃,拿出一大塊肋眼牛排,媽媽爆發了:“我要跟你說多少次?如果你還想吃飯的話,立刻把它放回去!” 他趕緊把牛排放了回去。可是媽媽還是繼續辱罵他,彷彿是在向旁人炫耀她發號施令的功力。 小兒子走開了,很顯然不想捲入這場風波。老大盯著地板忍受著媽媽的咆哮。 等媽媽罵完了,他們繼續逛超市,兩個男孩打打鬧鬧(還跟媽媽一起開玩笑!)。一切回歸正常,就好像剛才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媽媽認為事情已經過去,她的方法“奏效”了。很顯然,她和孩子們都對她“嚴厲管教”的手法很習以為常。 青少年不像小狗 假如時間快轉到幾年以後,她這套方法對於青春期的男孩還會有效嗎?很可能不會。對狗的研究表明,在接受怒罵和恐嚇訓練下的幼犬,長大後會開始出現負面的徵兆(焦慮、抑鬱、充滿攻擊性)。在孩子身上也可以看到類似的結果。如果孩子多年以來,習慣性地接受這種教養方式,等他們到了青春期也會出現叛逆和挑釁的行為。父母常會感到很困惑:“為什麼突然產生這樣的改變?!” 真正的答案是:孩子不是一夕間學會這些行為,也不是“突然”產生改變。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逐漸意識到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是錯的,也越來越不能包容父母的行為。沒有人教他們如何以尊重的態度與爸媽溝通這些問題,所以他們以惡劣的態度反抗。我們不僅只是看到一個“有問題的青少年”,也看到有問題的父母,而引領改變是父母責任。 如果你想有所改變(或不變),你不僅要檢視孩子的行為,同時還要省察自己的行為。別忘了,在管教的表象之下,你正不斷地向孩子傳遞著某種訊息,這些訊息將影響孩子對自己的認知。 或許此刻你正在閱讀本文,並且心想:“我也有這些問題!現在我該怎麼辦?” 在禱告中省察自己的內心和動機。這會幫助你向孩子傳遞出正確的訊息——你希望孩子在這一生中有什麼樣的自我認知。 問問自己,“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我被這樣對待,我會有什麼感受?我會覺得被信任和尊重嗎?還是感到不被信任和尊重? 做15分鐘的教養評估,看看你在教養孩子上的優勢和缺點是什麼。 你並不孤單——許多父母都想培養出順服又尊重別人的孩子,卻沒有花時間反思自己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產生了什麼影響,也沒有嘗試更好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學會負責。假如你認為自己已經準備好,要學習一個新的教養孩子的模式,我們很樂意為你提供方法!看到家庭在上帝的恩典和真理裡重新連結和成長,是我們最大的喜樂! 翻譯: 不詳 編輯: 沈奕伶